中秋节的由来与吃月饼习俗的传说

share
明天就是中秋节了,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?而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?其实,中秋节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,所以又称祭月节、团圆节。古人认为,月亮的运行和农业生产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,因此祭月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。根据《史记》记载,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一书当中,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。而当时很多诗人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,使中秋节充满了浪漫色彩。到了北宋时期,中秋节被正式定为农历八月十五,成为了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那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?相传,月饼出现在元朝末年,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发明的。朱元璋在联络各地的反抗力量推翻元朝政府时,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,传递信息很困难。刘伯温想出了一条计策,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,当作中秋节的礼物相互传送。中秋前夕,各地起义军中这种月饼礼品不断往来,到了八月十五晚上,各路义军一起响应,不久便推翻了元朝统治。从此,朱元璋在每年中秋来临之际,都会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庆糕点赏赐群臣。从此,中秋节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。为您分享更多传统文化和故事。
《中秋全知道:从起源到习俗,带你深度了解这个传统佳节》

中秋佳节将至,你是否对它充满好奇?想知道它的起源和那些有趣的习俗背后的故事吗?

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,古人认为月亮运行与农业生产相关,祭月成重要祭祀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唐初成固定节日,众多诗人将其与嫦娥奔月等神话结合,充满浪漫色彩。北宋时正式定为农历八月十五,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
而月饼的传说更是有趣。元朝末年,朱元璋军师刘伯温为传递起义信息,将纸条藏入饼中,作为中秋礼物传送。义军借此响应,推翻元朝统治。此后,朱元璋将此月饼作为节庆糕点赏赐群臣,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。

在这个中秋,不妨和家人一起,边品尝月饼,边讲述这些古老而美好的故事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让中秋佳节不仅是团聚时刻,更是传承文化的契机,共同领略这份跨越千年的美好。
中秋节,由来,月饼,传说,祭月节,团圆节,神话故事,北宋,朱元璋,刘伯温
[Q]:中秋节最早是怎么来的?
[A]: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
[Q]:中秋节为什么又称祭月节、团圆节?
[A]:因由祭月演变而来,且象征团圆。
[Q]: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?
[A]: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一书当中。
[Q]: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为固定节日的?
[A]:唐朝初年成为固定节日。
[Q]:哪些神话故事让中秋节充满浪漫色彩?
[A]: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等。
[Q]:中秋节在北宋时期有什么变化?
[A]:被正式定为农历八月十五,成为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[Q]:月饼是谁发明的?和中秋节有什么关系?
[A]: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发明,用于起义传递信息,后成中秋习俗。
[Q]:朱元璋为什么在中秋时赏赐群臣月饼?
[A]:当年起兵时用月饼秘密传递信息,成功推翻元朝,故以此赏赐。
share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