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少数民族的认定历程及未识别民族情况

share
我国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?答案是五十五个。但很多人不知,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,其实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四百多个民族和名称,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甄别而最终认定下来的。第一个被识别的民族是畲族。1979年6月6日,最后确定的民族是基诺族,从这一天起,正式确定出来了所有的五十六个民族。但并非这五十六个民族就涵盖了我国所有的人口,在这之外,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,人口近一百万,他们属于中国国民,但是在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写着的是摩梭人、穿青人、刻木人、六甲人等等,他们被统称为中国未识别民族。他们享有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,但不享受少数民族特权。他们被称为特殊群体,但不享受特殊待遇,更加不会受到偏见,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,他们有自己的语言、服饰和风俗特点,为什么不被认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呢?关注我,下期视频分享!
在我国,少数民族的认定有着复杂历程。了解这些,能让我们更好地尊重各民族。新中国成立初,有四百多个民族名称,经长时间调查甄别,最终确定了五十五个少数民族。首个被识别的是畲族,1979年6月6日基诺族成为最后确定的民族,至此五十六个民族全部确定。但这并不涵盖所有人口,还有近百万被统称为中国未识别民族的群体,如摩梭人、穿青人等。他们是中国国民,享有公民合法权益,却不享受少数民族特权,也无特殊待遇,更不会受偏见。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,尊重他们的独特性,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。
少数民族,认定,未识别民族,中国公民,权益
share
评论 (0)